7月10日,自治區公安廳在南寧召開新聞發布會,通報2024年以來我區公安機關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成效,并公布四起詐騙典型案例。據悉,今年1至6月,全區電詐警情和損失同比分別下降45.86%、48.25%,破案數和打擊數分別同比上升35.8%、68.1%,破獲一批公安部督辦大要案件。

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。自治區公安廳供圖
廣西電詐案件以刷單返利類、虛假購物服務類、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、貸款或代辦信用卡類、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、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類、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、冒充領導熟人類等8類案件為主流。以上8類案件發案數和造成損失數分別占全區電詐案件的85.34%和91.6%。
公安機關偵查發現,不少群眾通過社交媒體、網絡平臺或親友介紹接觸誘人的所謂“賺錢機會”,例如買賣或租借個人銀行卡、電話卡,參與“刷單返利”任務,轉發推廣涉詐引流信息,輕信網上“輕松兼職”,或是被“境外高薪”招聘信息誘惑,出境到電詐窩點被脅迫參與犯罪等。
其中,詐騙分子使用特定手機通話功能實施詐騙的案件明顯增多,案件的類型呈現多樣化,犯罪嫌疑人緊跟時事熱點設計“話術劇本”,甚至為特定人群“量身定做”詐騙話術,使防范識別難度持續加大。